艾灸八髎后的排病反应可能包括局部皮肤潮红、轻微灼热感、短暂性疲劳或头晕等,这些通常是机体对艾灸刺激的正常生理反应。排病反应主要与经络疏通、气血运行加速有关,多数在1-3天内自行缓解。
局部皮肤潮红是艾灸后最常见的反应,由于热力刺激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所致。轻微灼热感可能持续数小时,与艾灸温度及个体敏感度相关。部分人群会出现短暂性疲劳或头晕,可能与气血调动消耗能量有关,适当休息后可恢复。少数人可能出现艾灸部位轻微水疱,需保持干燥避免感染。极少数体质敏感者可能出现短暂症状加重现象,通常24小时内消退。
艾灸后建议饮用温水帮助代谢,避免立即洗澡或吹风。饮食宜清淡,可适量食用山药、红枣等健脾益气的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严重皮肤破损或头晕呕吐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日常可配合轻柔按摩八髎穴周边区域,增强艾灸效果。注意保暖,避免久坐久站,适度活动促进气血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