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害、视网膜病变等多种健康问题。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主要危害包括动脉硬化、心力衰竭、脑卒中、慢性肾病、视力障碍等。
1、动脉硬化持续高血压会加速动脉血管壁增厚和弹性下降,导致全身动脉硬化。主动脉、冠状动脉等大中动脉易形成粥样斑块,增加心肌梗死风险。血管内皮损伤还会促进血栓形成,诱发急性血管事件。
2、心力衰竭心脏长期对抗高压负荷会导致左心室肥厚,最终发展为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需住院治疗。
3、脑卒中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骤升可能直接导致脑内小动脉破裂出血,而长期高血压则易引发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是典型表现。
4、慢性肾病肾小球内高压会破坏肾脏滤过功能,初期表现为微量蛋白尿,后期可能出现血肌酐升高。约20%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会进展至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治疗。
5、视力障碍眼底视网膜动脉在高血压作用下会发生痉挛、硬化甚至出血渗出。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视野缺损,严重者可致失明。妊娠期高血压更易出现急性眼底病变。
高血压患者需长期监测血压并规律服药,每日盐摄入应控制在5克以下,优先选择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肥胖者需减轻体重,戒烟限酒。定期检查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和眼底可早期发现靶器官损害。出现头痛眩晕、胸闷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