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有白色物质可能是耵聍、真菌感染、湿疹、银屑病或中耳炎分泌物。具体原因需结合性状和伴随症状判断。
1、耵聍:
正常外耳道分泌的耵聍干燥后呈淡黄色片状,部分人群因耵聍腺分泌旺盛或清理不当,可能堆积形成白色块状物。这种情况无需特殊处理,避免用棉签掏耳,可用生理盐水软化后由医生清理。
2、真菌感染:
外耳道真菌感染常见于潮湿环境或过度清洁人群,白色分泌物多呈絮状,伴有瘙痒和脱屑。需耳内镜下清理后使用抗真菌药物,保持耳道干燥,避免共用挖耳工具。
3、湿疹:
耳部湿疹可能由过敏或刺激因素引发,表现为白色鳞屑伴皮肤红斑、渗液。急性期需避免抓挠,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药膏,慢性期加强保湿护理。
4、银屑病:
耳廓或外耳道银屑病会出现银白色鳞屑,刮除后可见点状出血。这类患者常伴有头皮或肘膝部位皮损,需皮肤科综合治疗,包括维生素D3衍生物外用等。
5、中耳炎分泌物:
化脓性中耳炎穿孔时,脓液干燥后可能在耳道残留白色痂皮,多伴有听力下降或耳痛。需抗生素滴耳液治疗,鼓膜穿孔长期不愈者需手术修补。
日常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干燥,洗澡时避免污水入耳,不要频繁掏耳。出现持续瘙痒、疼痛、流脓或听力减退时及时就诊。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过敏体质者需排查过敏原,冬季注意耳部保暖防止冻伤诱发皮肤病。游泳爱好者建议使用专用耳塞,运动后及时擦干耳周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