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错构瘤在超声检查中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混合回声团块,内部可见囊性无回声区与实性高回声区交错分布,可能伴有钙化灶强回声及后方声影,血流信号多不丰富。
1、回声特征:肝错构瘤超声多呈不均匀混合回声,实性部分为中等或高回声,囊性部分为无回声,两者形成“蜂窝样”结构,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明显。
2、钙化表现:约半数病例可见点状或弧形强回声钙化灶,后方伴声影,钙化灶多分布于瘤体周边或分隔处,此为特征性表现之一。
3、血流信号:彩色多普勒显示瘤体内血流信号稀少,周边偶见点状血流,动脉血流阻力指数通常较低,可与血管瘤或肝癌鉴别。
4、形态特点:肿瘤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直径常超过5厘米,包膜完整,生长缓慢,邻近肝组织受压但无浸润征象。
发现肝错构瘤超声特征后建议进一步行CT或MRI检查确诊,日常避免肝区外伤,定期复查监测肿瘤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