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和咽喉出血可通过出血颜色、伴随症状、出血量及诱发因素初步辨别。肺出血多表现为鲜红色泡沫痰伴呼吸困难,咽喉出血常为暗红色血丝伴咽痛咳嗽。
1、出血颜色肺源性出血因接触肺泡气体,血液多呈鲜红色或粉红色泡沫状,类似稀释的草莓汁。咽喉部出血因血液在口腔存留时间较长,氧化后常呈暗红色或棕褐色,偶见血凝块附着。观察咳出物是否混有痰液有助于判断,肺出血通常与痰液混合均匀。
2、伴随症状肺出血多伴随胸痛、呼吸急促、发热等呼吸道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口唇紫绀。咽喉出血常伴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或吞咽疼痛,部分患者会反复清嗓。夜间平卧后加重是鼻咽部出血的特征,而肺出血与体位变化关联较小。
3、出血量差异肺出血量较大时可见整口鲜血,每日总量可能超过100毫升,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核患者可能出现致命性大咯血。咽喉出血通常为痰中带血丝或少量血块,极少出现活动性涌血,多数情况下24小时出血量不足10毫升。
4、诱发因素肺出血常见于剧烈咳嗽后突发,与肺部感染、肺动脉高压或抗凝治疗相关。咽喉出血多因用力擤鼻、进食尖锐食物或过度用嗓诱发,慢性咽炎、鼻咽癌患者更易发生。询问出血前是否有外伤史或特殊活动有助于鉴别。
5、特殊检查纤维喉镜可直接观察咽喉部出血点,胸部CT能显示肺部病灶性质。痰液细胞学检查发现含铁血黄素细胞提示肺泡出血,咽喉分泌物培养可鉴别感染病原体。D-二聚体显著升高需警惕肺栓塞可能。
出现咯血症状应立即保持半卧位,避免血液误吸入健侧肺。记录出血频率、总量及颜色变化,限制剧烈运动和过热饮食。肺出血患者需紧急排查支气管动脉破裂等危重症,咽喉出血持续3天以上应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无论何种出血,均需在医生指导下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基础检查,禁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