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吃饭难下咽可通过调整饮食、多饮水、局部冷敷、药物治疗、雾化吸入等方式缓解。咽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胃酸反流、用嗓过度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藕粉、蛋羹,避免辛辣刺激及坚硬食物。食物温度控制在40℃以下,少量多次进食有助于减轻吞咽疼痛。吞咽时可尝试头部前倾姿势减少咽喉部肌肉牵拉。
2、多饮水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温水摄入,可添加少量蜂蜜润滑咽喉。淡盐水漱口每日3-5次,每次含漱30秒后吐出,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并抑制细菌繁殖。避免饮用含糖量高的饮料。
3、局部冷敷用毛巾包裹冰袋外敷颈部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可缓解咽喉肿胀。冷敷时注意避免皮肤冻伤,儿童需在家长监督下进行。冷敷后建议用温水清洁皮肤。
4、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咽喉肿痛可使用西瓜霜含片、银黄含化片等中成药。过敏因素导致的需配合氯雷他定片抗组胺治疗。
5、雾化吸入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生理盐水雾化,每日2次可减轻黏膜水肿。雾化后需清水漱口防止药物残留,婴幼儿雾化需家长辅助保持坐位。严重吞咽困难者需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支持。
急性期建议暂停吸烟饮酒,保持室内湿度50%-60%,使用加湿器时每日更换水源。长期咽部不适需排查鼻窦炎、胃食管反流等诱因,避免过度用嗓和粉尘刺激。若出现持续发热、呼吸不畅或吞咽完全受阻,应立即前往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