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白色可能由贫血、真菌感染、外伤、肝肾疾病、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指甲颜色改变通常表现为甲板部分或全部变白,可能伴随甲板增厚、分层等症状。
1、贫血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指甲苍白或出现白色斑点。体内血红蛋白不足会影响甲床供氧,使指甲呈现不健康色泽。日常可增加动物肝脏、红肉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补铁药物。
2、真菌感染甲真菌病会造成甲板浑浊发白,常伴随甲屑堆积、甲板脆裂。真菌侵蚀甲板后会破坏正常结构,形成白色粉末状病变。确诊后可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等外用抗真菌药物,严重者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治疗。
3、外伤指甲受到挤压或碰撞后,甲板与甲床可能出现暂时性分离形成白斑。这种创伤性白甲多呈点状或线状分布,随着指甲生长会逐渐向远端移动。一般无须特殊处理,但需避免重复损伤,保持患处清洁干燥。
4、肝肾疾病慢性肝病或肾病会导致低蛋白血症,使指甲呈现毛玻璃样泛白。这类患者往往同时存在甲半月消失、指甲扁平化等特征。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护肝片、尿毒清颗粒等药物,并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指标。
5、遗传因素先天性白甲症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表现为甲板全部或部分呈瓷白色。这种病变出生时即存在,且终身不会改变,但通常不会影响指甲硬度。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建议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物品接触指甲。
发现指甲持续发白应观察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乏力、皮肤黄染、水肿等全身表现。日常需保持手部清洁,避免过度修剪指甲或使用劣质指甲油。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适当食用鸡蛋、牛奶、深海鱼类等食物。若白色区域不断扩大或出现疼痛,建议及时到皮肤科或内科就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