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耳朵红肿可能由蚊虫叮咬、外伤、外耳道炎、中耳炎、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冷敷、抗生素滴耳液、抗过敏药物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就医检查。
1、蚊虫叮咬夏季蚊虫活跃时,小孩耳廓皮肤暴露易被叮咬,局部组织释放组胺导致血管扩张,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肿丘疹,伴明显瘙痒。家长可用肥皂水清洗叮咬处,冷敷10分钟减轻肿胀,避免抓挠防止感染。若持续红肿超过24小时,需警惕虫咬性皮炎,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或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2、外伤小孩玩耍时碰撞或拉扯耳饰可能造成耳部软组织挫伤,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皮下淤血,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受伤48小时内应冰敷患处,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若伴随皮肤破损,需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耳廓血肿需穿刺抽吸处理,避免继发耳廓畸形。
3、外耳道炎游泳或洗浴时耳道进水、频繁掏耳损伤皮肤屏障,易引发细菌感染。典型症状为耳道红肿灼痛,牵拉耳廓时疼痛加剧,可能伴随黄色分泌物。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抗感染,配合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家长应保持患儿耳道干燥,洗澡时可用棉球堵塞外耳道口。
4、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后病原体经咽鼓管逆行感染,鼓室内积液压迫导致耳深部胀痛,婴幼儿常表现为哭闹、抓耳、发热。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充血膨隆。急性期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镇痛。反复发作需排查腺样体肥大等诱因。
5、过敏反应接触花粉、尘螨或进食海鲜等致敏原后,耳部皮肤出现弥漫性红肿伴荨麻疹,严重者伴随呼吸急促。应立即远离过敏原,口服氯雷他定糖浆,局部涂抹地奈德乳膏。既往有严重过敏史者需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
日常需避免小孩用力揉搓耳朵,选择纯棉材质寝具减少摩擦刺激。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减少尘螨。饮食上暂禁辛辣刺激及海鲜类食物,多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如猕猴桃、草莓。若红肿持续加重、出现化脓或伴随高热,须立即前往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血常规及耳内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