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检查前需停用缩瞳药、避免佩戴美瞳,检查中保持眼球固定配合指令,检查后遵医嘱处理异常结果。视野检查主要用于评估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等疾病,注意事项主要有检查前准备、检查中配合、检查后随访、禁忌人群识别、设备环境要求。
1、检查前准备检查前24小时应停用毛果芸香碱等缩瞳药物,避免影响瞳孔自然状态导致假阴性结果。检查当天避免使用彩色美瞳或隐形眼镜,防止光学干扰。穿着宽松衣物避免检查过程中颈部受压,检查前充分休息避免疲劳导致结果偏差。高血压患者需提前控制血压稳定,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低血糖发作时段检查。
2、检查中配合检查时下颌稳固贴合托架,前额紧贴额带保持头部固定。根据仪器提示注视中央固视点,余光感知周边闪烁光点但不主动转动眼球。按键反应需在确认看到光点后立即操作,避免过度犹豫或频繁眨眼。动态视野检查需追踪移动光标轨迹,静态检查需对随机出现的光标作出反应。儿童或行动不便者可选用便携式手持视野计。
3、检查后随访获取检查报告后需由眼科医师解读,重点关注平均缺损值和模式标准差等参数。青光眼患者应建立视野档案定期对比,发现进展性缺损需调整降压方案。急性视神经炎患者检查后可能需完善磁共振成像等检查。妊娠期妇女出现生理性视野缩小时应产后复查确认。
4、禁忌人群识别严重白内障或玻璃体出血患者需先治疗基础疾病再行检查。癫痫发作未控制者禁用闪光刺激型视野计。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指令者可采用 confrontation 测试替代。眼球震颤患者可尝试红色视标检查提高检出率。服用镇静剂或酒精后禁止检查。
5、设备环境要求标准自动视野计需在暗室环境下校准背景亮度至31.5asb。Goldmann视野计应定期检测光标亮度和投射精度。便携式设备需注意电池电量和屏幕反光控制。检查室温度维持在22-26℃避免瞳孔生理性变化。疫情期间需对颏托和应答按钮严格消毒。
视野检查后出现短暂视物模糊属正常现象,通常半小时内自行恢复。建议检查后2小时内避免驾驶或精密操作,强光环境下可佩戴墨镜缓解畏光症状。长期随访患者应建立固定检查时间窗,选择相同型号设备以减少误差。日常注意记录突发性视野缺损情况,如出现象限性暗影或管状视野需急诊处理。合并干眼症者可预先使用人工泪液改善角膜表面质量,检查前避免使用含防腐剂滴眼液。定期视野监测能早期发现青光眼等不可逆性视功能损害,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两年进行基线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