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通常是由于腰椎间盘退变、外力损伤或长期不良姿势引起的,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1、腰椎间盘退变
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盘逐渐失去水分和弹性,导致纤维环变薄,容易在外力作用下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这是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姿势、避免久坐久站,以及加强腰背部肌肉锻炼。
2、外力损伤
突然的腰部扭伤、搬重物时的姿势不当或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引发急性突出。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负重,搬重物时注意屈膝下蹲,减少腰部受力。
3、长期不良姿势
长期弯腰、久坐或睡姿不当会使腰椎间盘承受不均匀压力,加速退变。改善方法包括调整坐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以及定时起身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4、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减轻肌肉痉挛,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促进神经修复。
- 物理治疗:热敷、电疗、牵引等可缓解症状,结合腰部核心肌群锻炼(如桥式运动、平板支撑)增强腰椎稳定性。
-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选择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手术)或传统开放手术(如椎间盘切除术)解除神经压迫。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需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加强腰部锻炼和科学治疗,大多数患者可有效缓解症状并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