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后的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超声检查、妇科检查、激素水平检测和感染指标筛查。
1、血常规:
通过检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评估失血情况,人工流产后可能出现轻度贫血。若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需考虑铁剂补充,同时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感染风险。
2、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可观察子宫恢复状态,确认宫腔内有无妊娠组织残留。检查可见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正常流产后2周内膜厚度应小于15毫米,若发现异常强回声需考虑清宫手术。
3、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双合诊评估子宫大小及压痛情况,人工流产后子宫应逐渐复旧至正常大小。检查时需观察宫颈口闭合状态,异常出血或宫颈举痛可能提示宫腔粘连或感染。
4、激素水平检测:
监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变化,正常情况术后3周应降至非孕水平。若激素下降缓慢或反弹需排除滋养细胞疾病,必要时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
5、感染指标筛查:
包括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检测,人工流产后易发生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阴道分泌物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类型,常见感染菌群为链球菌、大肠杆菌和厌氧菌。
术后需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温水清洗1-2次,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肉、禽蛋,适量增加动物肝脏和深色蔬菜预防贫血。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出现发热或持续腹痛应及时复诊。月经通常4-6周恢复,周期紊乱超过3个月需就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