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度数理论上没有绝对上限,但临床中超过2000度的超高度近视较为罕见。近视度数主要与眼轴过度增长有关,可分为轻度近视300度以下、中度近视300-600度、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和超高度近视1000度以上。
近视度数的发展与遗传因素、用眼习惯、环境光线等密切相关。眼轴每增长1毫米,近视度数约增加300度。超高度近视患者眼轴长度多超过26毫米,可能出现视网膜变薄、黄斑病变等并发症。青少年时期是近视进展的高风险阶段,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缺乏户外活动会加速度数增长。成年人近视度数趋于稳定,但病理性近视可能持续进展。角膜屈光手术的矫正范围通常在100-1200度,超过1200度需考虑眼内晶体植入术。超高度近视患者需每半年检查眼底,监测视网膜健康状况。
建议日常保持良好用眼姿势,每用眼40分钟远眺5分钟,每天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避免在昏暗环境下阅读或使用电子产品,饮食中适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营养素。若出现视物变形、闪光感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散瞳眼底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