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咳嗽憋喘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体位、拍背排痰、雾化治疗、就医评估等方式缓解。憋喘通常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气道异物、支气管痉挛、心肺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清除口鼻分泌物,使用吸鼻器清理鼻腔。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干燥空气刺激气道。哺乳期婴儿可少量多次喂奶,防止呛咳加重缺氧。
2、调整体位:
将宝宝抱起呈45度角半卧位,头部稍后仰。此体位能减轻膈肌压迫,改善通气。避免平躺或俯卧,防止舌根后坠阻塞气道。
3、拍背排痰:
手掌呈空心状,从背部由下向上轻拍,每次持续5-10分钟。拍背可促进气道分泌物松动,配合体位引流帮助痰液排出。操作时注意避开脊柱和肾脏区域。
4、雾化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特布他林雾化液等药物。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气道,缓解支气管痉挛和黏膜水肿。使用面罩式雾化器时确保密封性。
5、就医评估:
出现口唇青紫、呼吸频率>60次/分、胸骨凹陷等危重症状需急诊处理。医生可能进行血氧监测、胸部X线等检查,必要时给予氧疗或静脉用药。
日常需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饮食选择温热的梨汁、白萝卜汤等润肺食物,忌食冷饮及甜腻食品。观察咳嗽频率和痰液性状,记录发作时间与诱因。适当增加竖抱时间,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如反复发作喘息,需排查支气管哮喘等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