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皮肤和眼白发黄的现象,常见于出生后2-3天,多数为生理性黄疸,少数为病理性黄疸。症状包括皮肤和眼白发黄、食欲不振、嗜睡等。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需特殊治疗,病理性黄疸需及时就医。
1、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主要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胆红素代谢能力较弱,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累。症状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1-2周内自行消退。皮肤和眼白发黄是最明显的表现,但婴儿一般精神状态良好,吃奶正常。
2、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母婴血型不合、感染、胆道闭锁等。症状出现时间较早(出生后24小时内),且黄疸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婴儿可能伴有食欲不振、嗜睡、哭声无力等症状。病理性黄疸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因采取光疗、药物治疗或换血治疗。
3、治疗方法
- 光疗: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皮肤,帮助分解胆红素,促进其排出体外。
- 药物治疗:如使用苯巴比妥促进肝脏代谢功能,或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黄疸。
- 换血治疗:在严重情况下,通过换血快速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
4、家庭护理建议
- 多喂奶:增加喂养次数,促进胆红素通过粪便排出。
- 观察症状:注意黄疸是否加重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 避免误区:不要随意使用民间偏方,如晒太阳或喂糖水,这些方法效果有限且可能延误治疗。
新生儿黄疸虽然常见,但家长需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需干预,而病理性黄疸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医疗手段,大多数新生儿黄疸都能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