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可通过声音疗法、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掩蔽疗法、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耳鸣可能与噪声暴露、耳部感染、心血管疾病、药物副作用、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
1、声音疗法声音疗法利用白噪声或自然音效覆盖耳鸣声,适用于神经性耳鸣患者。临床常用耳鸣习服疗法,通过定制声频刺激帮助大脑重新适应异常信号。便携式声音发生器可全天使用,部分患者配合助听器效果更佳。治疗期间需避免绝对安静环境,睡眠时可使用低音量背景音。
2、药物治疗改善微循环的银杏叶提取物片、甲钴胺片等药物可能缓解耳蜗缺血性耳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可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焦虑抑郁引发的耳鸣可遵医嘱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需注意部分抗生素和利尿剂可能加重耳鸣症状。
3、认知行为疗法针对慢性耳鸣患者,通过心理咨询改变对耳鸣的灾难化认知。治疗包含放松训练、注意力转移技巧及应激管理,帮助建立良性条件反射。团体治疗中采用正念冥想可降低耳鸣痛苦指数,疗程通常需要8-12周。该方法对心因性耳鸣效果显著。
4、掩蔽疗法使用耳鸣掩蔽器产生宽带噪声,音量略低于耳鸣响度。定制式耳内掩蔽装置可匹配患者听力曲线,高频耳鸣适用窄带噪声。部分助听器集成掩蔽功能,适合伴有听力下降者。需定期调整参数避免听觉剥夺,连续使用不宜超过6小时。
5、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等占位病变导致的耳鸣需行肿瘤切除术。耳硬化症患者可考虑镫骨撼动术改善传导。血管压迫型耳鸣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有效率较高。术后需配合营养神经药物和听觉康复训练,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耳鸣暂时性加重。
耳鸣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刺激。噪声环境下建议使用防护耳塞,游泳时注意防止耳道进水。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可改善内耳血供,睡前用40℃温水泡脚有助于缓解神经紧张。持续耳鸣超过两周或伴随眩晕听力下降时,应及时至耳鼻喉科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