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CT能检查出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及外伤性骨折等病变。鼻部CT检查主要用于评估鼻腔鼻窦的解剖结构异常、炎症性病变、占位性病变及骨质损伤情况,是耳鼻喉科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手段。
1、鼻窦炎鼻部CT可清晰显示鼻窦黏膜增厚、窦腔积液等炎症表现。急性鼻窦炎可见窦腔密度增高伴气液平面,慢性鼻窦炎常见窦壁骨质增生硬化。筛窦和上颌窦是最常受累部位,蝶窦和额窦炎症可通过CT判断病变范围。
2、鼻息肉CT能准确显示息肉的大小、数量及生长范围。典型表现为鼻腔或鼻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可伴有窦腔扩大和骨质变薄。后鼻孔息肉可见肿块经后鼻孔突入鼻咽部,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血管纤维瘤等富含血管的病变。
3、鼻中隔偏曲CT可量化评估鼻中隔偏曲的角度和程度,显示偏曲部位与下鼻甲、中鼻甲的关系。严重偏曲可导致鼻腔通气功能障碍,术前CT检查能帮助制定精准的手术矫正方案。
4、鼻腔肿瘤包括内翻性乳头状瘤、血管瘤、鳞癌等良恶性肿瘤。CT能确定肿瘤的起源部位、浸润范围及骨质破坏情况。恶性肿瘤可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伴虫蚀样骨质破坏,增强扫描有助于判断肿瘤血供特点。
5、外伤性骨折可检出鼻骨、上颌骨额突、筛骨垂直板等部位的骨折线,评估骨折移位程度。三维重建技术能立体显示骨折全貌,对复合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尤为突出。合并脑脊液鼻漏时可见颅底骨质缺损。
进行鼻部CT检查前应去除金属饰品,妊娠期妇女需谨慎选择。检查后建议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过敏性鼻炎患者检查当天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若发现占位性病变或严重骨质破坏,应及时至耳鼻喉科或头颈外科就诊,必要时结合鼻内镜或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日常需保持鼻腔清洁,感冒时避免用力擤鼻以防加重鼻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