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腐烂可通过根管治疗、牙周治疗、拔牙修复、药物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处理。牙根腐烂通常由龋齿、牙周炎、外伤、营养不良、口腔卫生不良等原因引起。
1、根管治疗根管治疗是处理牙根腐烂的常用方法,适用于牙髓感染但牙根可保留的情况。治疗时需清除腐烂组织并填充根管,能有效缓解疼痛并保留患牙。操作需由专业牙医完成,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敏感,一般1-3天可缓解。若伴随牙龈肿胀,可能与根尖周炎有关。
2、牙周治疗牙周治疗针对牙周炎导致的牙根暴露腐烂,包括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通过清除牙结石和病变组织,可阻止腐烂蔓延。治疗需分2-4次完成,可能出现牙龈出血,通常3-7天恢复。重度牙周炎可能伴随牙齿松动,需结合夹板固定。
3、拔牙修复严重腐烂无法保留的患牙需拔除,1-3个月后可行种植牙或镶牙修复。拔牙后24小时内禁止漱口,避免干槽症。修复体选择需考虑邻牙状态,种植牙成功率超过90%。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种植体周围炎,表现为修复体周围红肿。
4、药物治疗急性感染期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甲硝唑片针对厌氧菌感染,阿莫西林胶囊适用于细菌性炎症,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疼痛。药物使用不超过7天,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胃肠不适。
5、日常护理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2次,配合牙线清洁牙缝。每半年洗牙1次,及时处理初期龋齿。控制高糖饮食,摄入足量维生素C和钙质。吸烟者需戒烟,避免加重牙周损伤。夜间磨牙患者应佩戴咬合垫。
牙根腐烂患者应选用软毛牙刷,避免横向刷牙损伤牙龈。餐后可用温盐水漱口,减少细菌滋生。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病变,儿童每3个月检查1次,成人每半年1次。出现牙齿敏感或牙龈出血应及时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颌骨感染。修复后牙齿避免咬硬物,种植牙患者需每年复查种植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