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起小疙瘩可能由接触性皮炎、汗疱疹、手癣、湿疹、毛周角化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外用药物、抗真菌治疗、保湿护理等方式缓解。
1、接触性皮炎:
接触刺激性物质或过敏原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红色丘疹伴瘙痒。常见诱因包括洗涤剂、金属饰品、植物汁液等。建议避免接触可疑致敏物,局部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缓解症状。
2、汗疱疹:
手足部位对称出现深在性小水疱,与精神压力、多汗体质相关。发作期伴有明显瘙痒,水疱干涸后会形成脱屑。保持患处干燥凉爽,严重时可短期使用抗组胺药物。
3、手癣:
真菌感染引起的环状红斑伴鳞屑,边缘隆起且逐渐扩展。多由足癣传染或共用物品导致,伴有不同程度瘙痒。需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同时消毒贴身衣物阻断传播。
4、湿疹:
慢性炎症导致皮肤增厚、皲裂,急性期可见渗出倾向。与遗传过敏体质、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有关。日常需减少洗手频率,沐浴后及时涂抹含神经酰胺的保湿剂。
5、毛周角化症:
毛囊周围角化异常形成鸡皮样丘疹,触感粗糙但无自觉症状。属于遗传性皮肤病,冬季干燥时加重。可通过定期去角质联合尿素软膏改善外观。
保持手部皮肤健康需注意避免过度清洁,接触化学物品时佩戴防护手套。冬季建议使用无香精的护手霜,每日涂抹3-4次。饮食中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E的食物如胡萝卜、坚果等,有助于皮肤屏障修复。若皮疹持续扩散或出现化脓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