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穴位按摩、气功导引等方式治疗。心肌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气血两虚、痰瘀互结、情志失调等原因引起。
1、中药调理黄芪、丹参、川芎等药材可改善心肌供血,需由中医师辨证配伍。气滞血瘀型可用血府逐瘀汤,痰浊阻络型适用瓜蒌薤白半夏汤。
2、针灸疗法选取内关、膻中、心俞等穴位,通过刺激经络改善心脏微循环。临床常配合电针增强疗效,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
3、穴位按摩日常按压劳宫穴、神门穴有助于缓解胸闷症状。按摩力度以酸胀感为宜,每日可重复进行3-5次。
4、气功导引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功法能调节气血运行。练习时需配合呼吸节奏,每周坚持3次以上效果更佳。
治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平稳,定期监测血压心率,若出现心绞痛持续加重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