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骨折和骨盆骨折属于严重创伤,通常由高能量外力冲击导致,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小腿骨折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畸形和活动受限;骨盆骨折可能伴随剧烈疼痛、无法站立、会阴淤血或休克。两者均需紧急就医,通过X光、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
1、急救处理发生骨折后应立即制动患肢,用夹板或硬物固定小腿避免移位。骨盆骨折患者需保持平卧位,用宽布带固定骨盆减少活动。若存在开放性伤口,用无菌敷料覆盖止血。禁止自行复位或移动患者,避免加重血管神经损伤。同时监测患者意识、呼吸和血压,骨盆骨折可能合并腹腔脏器损伤或大出血。
2、影像学评估X线片可明确小腿胫腓骨骨折类型和移位程度,骨盆骨折需通过CT三维重建评估骨折线走向及关节面受累情况。对于复杂骨盆骨折,可能需血管造影排除髂动脉损伤。影像学结果将决定后续治疗方案,如稳定性骨盆骨折可保守治疗,不稳定性骨折需手术干预。
3、手术治疗移位明显的小腿骨折通常采用髓内钉或钢板螺钉内固定,粉碎性骨折可能需外支架固定。骨盆骨折手术包括前路钢板固定、后路骶髂螺钉固定或联合入路重建骨盆环。合并血管损伤时需急诊血管吻合,合并尿道损伤需膀胱造瘘。术后需预防深静脉血栓和感染。
4、康复训练小腿骨折术后4-6周开始部分负重,逐步过渡到完全负重行走。骨盆骨折患者需卧床6-8周,期间进行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骨折愈合后通过步态训练、关节活动度练习恢复功能。康复过程中需定期复查X光片评估愈合进度。
5、并发症防治小腿骨折可能发生骨不连、畸形愈合或慢性骨髓炎,需二次手术植骨或矫正。骨盆骨折后可能遗留慢性疼痛、骶髂关节炎或下肢不等长。长期卧床患者需预防压疮、肺炎和泌尿系感染。康复期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
骨折恢复期间需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摄入牛奶、鱼肉和豆制品。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遵医嘱进行康复锻炼时注意循序渐进,出现异常疼痛或肿胀需及时复诊。定期随访至骨折完全愈合,后期可通过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增强骨骼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