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可通过佩戴矫正眼镜、角膜塑形镜、屈光手术、后巩膜加固术、定期眼科检查等方式改善。高度近视通常由遗传因素、长期近距离用眼、眼轴异常增长、视网膜病变、巩膜变薄等原因引起。
1、佩戴矫正眼镜:
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是最基础的矫正方式,能有效改善视力模糊症状。选择非球面镜片可减少边缘畸变,高度近视患者需每年复查度数变化,避免镜片度数不足加重视疲劳。
2、角膜塑形镜:
夜间佩戴的特殊硬性隐形眼镜,通过暂时改变角膜曲率实现白天裸眼视力提升。适用于600度以下近视控制,需严格遵循清洁流程防止角膜炎。
3、屈光手术:
包括全飞秒激光和ICL晶体植入两类主流术式。全飞秒适用于角膜厚度足够的患者,ICL适合超高度近视者。术前需全面评估角膜地形图和眼底状况。
4、后巩膜加固术:
通过植入生物材料加强眼球后壁,延缓眼轴增长。适用于青少年进展性高度近视,可降低视网膜脱离风险。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三个月。
5、定期眼科检查:
每半年需进行散瞳眼底检查,重点关注视网膜周边变性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早期发现黄斑病变,眼底荧光造影可评估血管异常情况。
日常需保证每日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阳光刺激可促进多巴胺分泌延缓近视进展。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营养素,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每40分钟远眺5分钟。高度近视者应禁止跳水、拳击等可能引发视网膜震荡的运动,出现闪光感或视野缺损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