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术后发烧可能与术后感染、药物反应、血栓形成、应激反应或基础疾病加重等因素有关,需通过血常规检查、影像学评估等方式明确原因后针对性处理。
1、术后感染手术创口或导管穿刺部位可能因细菌入侵引发局部或全身感染,表现为体温超过38摄氏度伴红肿热痛。需进行细菌培养后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同时加强伤口消毒换药。
2、药物反应部分患者对术中使用的造影剂或术后抗血小板药物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产生过敏反应,可能出现低热伴皮疹。需暂停可疑药物并更换为替格瑞洛片,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
3、血栓形成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常伴随胸痛复发和心电图改变。需紧急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认,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并调整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替格瑞洛片的双抗治疗方案。
4、应激反应手术创伤导致机体释放炎性介质引发吸收热,体温多维持在37.5-38摄氏度且无其他不适。可通过物理降温处理,通常2-3天自行消退,期间监测血常规排除感染可能。
5、基础疾病加重原有呼吸系统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在术后免疫力下降时复发,需完善胸部CT、尿培养等检查。确诊后根据病原体选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或盐酸莫西沙星片等药物治疗。
术后应每日监测体温3次直至稳定,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饮水量维持在2000毫升以上促进造影剂排泄。若体温持续超过38.5摄氏度或伴随寒战、意识改变,须立即返院检查。恢复期饮食宜选择低脂高蛋白的蒸鱼、豆腐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运动但需坚持每日30分钟散步。术后1个月内避免泡澡或游泳,淋浴时注意保护伤口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