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术后腿伸不直可通过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法松解、翻修手术等方式改善。可能与关节粘连、肌肉萎缩、假体位置异常、感染、瘢痕挛缩等因素有关。
1、康复训练早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有助于防止粘连,使用CPM机辅助屈伸练习,每日训练30-60分钟。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可增强肌力,每组10-15次,每日3-5组。训练需在康复师指导下循序渐进,避免暴力牵拉。
2、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能软化瘢痕组织,频率1MHz,强度0.8-1.2W/cm²。局部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每次20分钟,每日2次。低频电刺激能预防肌肉萎缩,电极片贴于股四头肌运动点,波形选择双向方波。
3、药物治疗塞来昔布胶囊可缓解关节周围炎症,适用于假体周围滑膜炎。盐酸乙哌立松片能减轻肌肉痉挛,改善活动度。玻璃酸钠注射液可润滑关节,每周1次,连续5周为1疗程。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
4、手法松解麻醉下手法松解适用于顽固性关节挛缩,需在术后6周后进行。医生会缓慢施加外力使膝关节完全伸直,操作中需监测韧带完整性。松解后需立即冰敷并佩戴支具,防止再次粘连。
5、翻修手术对于假体位置异常或严重粘连者,需行关节镜清理术或假体翻修。术中需松解后关节囊,清除增生瘢痕,调整假体角度。术后需延长康复周期,使用铰链式支具保护6-8周。
术后3个月内是功能恢复关键期,建议保持膝关节每日主动屈伸练习,睡眠时避免长期屈膝姿势。行走时可使用助行器减轻负荷,定期复查X线评估假体位置。若持续存在伸直障碍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复查排除感染等并发症。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促进软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