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早期通常治疗效果较好,预后相对乐观。早期肠癌可通过内镜下切除、局部手术、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等方式干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中晚期。
1、内镜下切除:黏膜内癌或微小病灶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创伤小且保留器官功能,适用于未侵犯肌层的病变。
2、局部手术:肿瘤局限在肠壁时可采用肠段切除术,腹腔镜技术可减少创伤,术后恢复快,多数无需造瘘。
3、辅助化疗:存在淋巴结微转移风险时可使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等药物进行辅助化疗,降低复发概率。
4、靶向治疗:针对RAS野生型患者可联合西妥昔单抗等靶向药物,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信号传导。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筛查,发现腺瘤及时处理,保持高纤维饮食和规律运动有助于预防肠癌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