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孕妇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可能通过母婴传播将病毒传染给孩子,但通过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也可能通过胎盘或母乳传播。预防措施包括孕期监测、分娩方式选择、新生儿免疫接种等。
1、孕期监测: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妇应在孕期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病毒载量监测,了解病毒复制情况。若病毒载量较高,医生可能会建议在孕晚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拉米夫定等,以降低病毒复制水平,减少母婴传播风险。
2、分娩方式选择:虽然自然分娩和剖宫产都有可能传播乙肝病毒,但剖宫产可以降低新生儿接触母体血液和体液的机会,从而减少感染风险。具体分娩方式应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由医生评估决定。
3、新生儿免疫接种: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这是阻断母婴传播的关键措施。乙肝疫苗需按照0、1、6个月的接种程序完成三针接种,以确保免疫效果。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在新生儿体内提供短期保护,中和可能存在的病毒。
4、母乳喂养: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若新生儿已完成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接种,母乳喂养通常是安全的。但如果母亲乳头有破损或出血,应暂停母乳喂养,避免病毒通过血液传播。
5、产后随访:新生儿在完成疫苗接种后,应定期进行乙肝病毒检测,确认是否感染。若检测结果为阴性,说明母婴阻断成功;若为阳性,需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通过以上措施,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妇可以有效降低将病毒传染给孩子的风险。关键在于孕期和产后的规范管理和及时干预,确保母婴健康。建议孕妇在孕期与医生密切配合,制定个性化的母婴阻断方案,最大程度保护新生儿免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