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脑血栓可通过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手术、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产后脑血栓通常由血液高凝状态、血管损伤、脂代谢异常、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抗凝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达比加群酯等药物抑制血栓扩展,治疗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警惕产后出血风险。
2、溶栓治疗急性期可采用阿替普酶、尿激酶等静脉溶栓药物,需在发病4.5小时内实施,存在颅内出血等禁忌症需严格评估。
3、介入手术对于大血管闭塞可行机械取栓术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需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
4、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展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及认知康复,结合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哺乳期用药需选择安全性高的抗凝剂,治疗期间加强下肢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建议在神经内科和产科医生共同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