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可通过饮食调节、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补充易消化营养等方式改善。胃部不适通常由饮食习惯不当、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选择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面条,避免油炸食品。胃黏膜受损时需减少膳食纤维摄入,可适量补充南瓜、山药等黏多糖食物。
2、少食多餐每日5-6餐减轻胃部负担,单次进食量控制在200-300克。进餐时充分咀嚼,避免暴饮暴食导致胃酸分泌紊乱。
3、避免刺激物禁食辛辣、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胃酸过多者应限制柑橘类水果,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避免高脂饮食。
4、营养补充蛋白质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低脂来源,碳水化合物以发面制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瑞巴派特、复方谷氨酰胺等胃黏膜保护剂。
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