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麦粒肿可通过热敷、抗生素眼药、手术引流、保持眼部清洁、调整饮食等方式治疗。麦粒肿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睑板腺堵塞、用眼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维生素缺乏等原因引起。
1、热敷早期麦粒肿可采用热敷促进炎症消退。用40度左右温水浸湿干净毛巾,拧干后敷于患眼5分钟,每日重复3次。热敷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帮助脓液排出,缓解红肿疼痛。操作时注意温度避免烫伤,热敷后及时擦干皮肤。
2、抗生素眼药细菌感染引起的麦粒肿需使用抗生素眼药。常见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繁殖。使用前清洁双手,轻拉下眼睑形成结膜囊后滴入药液,避免瓶口接触眼部。若用药3天无改善需复诊。
3、手术引流形成明显脓肿的麦粒肿需手术切开排脓。医生会在局部麻醉下用尖刀片挑开脓头,排出脓液后放置引流条。术后需继续使用抗生素眼药,保持切口干燥清洁。该操作能快速缓解肿胀,但婴幼儿需家长配合固定头部避免术中移动。
4、保持眼部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或专用眼部清洁棉片擦拭眼睑边缘,清除分泌物和痂皮。教导儿童不用脏手揉眼,毛巾专人专用并定期煮沸消毒。化脓期避免游泳或接触粉尘环境,减少重复感染概率。正确清洁能预防麦粒肿复发。
5、调整饮食适当增加维生素A、C及锌的摄入有助于增强眼睑抵抗力。可多食胡萝卜、西蓝花、猕猴桃等新鲜蔬果,适量补充瘦肉、牡蛎等富锌食物。减少高糖高脂食品摄入,避免诱发睑板腺分泌异常。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需注意自身营养均衡。
治疗期间家长应观察患儿体温变化,若出现高热、眼睑剧烈肿胀或视力下降需立即就医。痊愈后仍需维持良好用眼习惯,定期修剪指甲避免抓伤,流感季节注意防护。婴幼儿麦粒肿易反复发作,建议每半年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睑缘炎等潜在问题。夜间睡眠保证充足,避免过度疲劳降低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