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引发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与病原体侵袭、免疫力下降、治疗不及时等因素相关。
1、中耳炎:
病原体通过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腔,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闷胀感。儿童因咽鼓管较短平更易发病。需及时进行耳镜检查,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鼓膜穿孔。
2、鼻窦炎:
鼻腔炎症蔓延至鼻窦,出现持续性鼻塞、脓涕、面部胀痛。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可通过鼻窦CT确诊,采用鼻腔冲洗配合抗生素治疗。
3、支气管炎:
炎症向下蔓延至支气管,表现为咳嗽加剧、痰量增多伴喘息。多见于婴幼儿及老年人。治疗需加强气道湿化,必要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合并细菌感染时需抗感染治疗。
4、肺炎:
病原体侵入肺泡引发肺实质炎症,出现高热、胸痛、呼吸困难。胸部X线可见肺部浸润影。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择敏感抗生素,重症患者需住院治疗。
5、心肌炎:
病毒直接损伤心肌细胞或免疫反应导致,表现为心悸、胸闷、乏力。心电图可见ST-T改变,心肌酶谱升高。需绝对卧床休息,严重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营养心肌治疗。
预防并发症需保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出现持续发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意识改变等预警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暖防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增强防护。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由长期高血糖引起的血管和神经损伤导致,常见原因包括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1、微血管病变: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毛细血管基底膜,导致微循环障碍。典型表现为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周围神经病变。高血糖促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通透性增加,最终引发器官缺血缺氧。
2、大血管病变:
血糖代谢异常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主要累及心脑血管和下肢动脉。患者易合并冠心病、脑卒中和下肢缺血,这与糖基化终产物沉积、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3、代谢紊乱:
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多元醇通路激活导致山梨醇蓄积,肌醇代谢异常影响神经传导。同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造成胶原交联,加速组织纤维化进程。
4、氧化应激:
高血糖环境下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产生活性氧簇,超出机体清除能力。自由基攻击细胞膜脂质、蛋白质和DNA,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元。
5、炎症反应:
糖毒性激活核因子κB通路,促进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因子释放。慢性低度炎症状态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
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严格戒烟限酒,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3-6个月进行眼底检查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出现四肢麻木、视力模糊或蛋白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