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松了可通过固定、调整咬合、清洁护理等方式治疗。牙松通常由牙周炎、外伤、骨质疏松、不良咬合习惯、牙齿磨损等原因引起。
1、牙周炎:牙周炎是牙齿松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与牙菌斑堆积、牙龈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治疗牙周炎可通过洁牙、龈下刮治、抗生素治疗等方式进行,常用药物如甲硝唑片500mg每日两次、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氯己定含漱液每日两次。
2、外伤:牙齿受到外力撞击可能导致松动,常见于运动或意外事故。轻度松动可通过牙周夹板固定,重度松动可能需要拔除后进行种植牙修复。固定期间需避免咀嚼硬物,保持口腔清洁。
3、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会影响牙槽骨的稳定性,导致牙齿松动。可通过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改善骨质,常用药物如碳酸钙片600mg每日一次、维生素D3软胶囊1000IU每日一次。同时进行适度的负重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4、不良咬合习惯:长期的不良咬合习惯,如磨牙、咬硬物,会导致牙齿过度磨损和松动。可通过佩戴咬合垫、调整咬合关系来缓解压力,必要时进行正畸治疗。避免食用过硬的食物,如坚果、冰块等。
5、牙齿磨损:随着年龄增长或长期咀嚼硬物,牙齿可能出现磨损,导致松动。可通过牙体修复、牙冠修复等方式恢复牙齿功能,必要时进行根管治疗。修复后需定期复查,保持口腔卫生。
日常饮食中多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有助于维持牙齿和骨骼健康。适度进行口腔肌肉锻炼,如咀嚼无糖口香糖,有助于增强牙齿稳定性。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牙齿问题,预防牙齿松动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