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病毒性肺炎具有传染性,可能通过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导致全家感染。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隔离、药物治疗和支持性护理。
1、病毒性肺炎的传染性
病毒性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这些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会进入空气中,被他人吸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也可能导致感染。家庭成员之间密切接触,容易造成传播。
2、预防措施
- 隔离感染者:确诊患者应单独居住,避免与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是老人、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
- 佩戴口罩:感染者及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减少飞沫传播风险。
-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后。
- 定期消毒:对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区域进行消毒,降低病毒存活率。
3、治疗方法
-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适用于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
- 对症治疗: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发热,止咳药(如右美沙芬)减轻咳嗽症状。
- 支持性护理: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适当休息,必要时进行氧疗或机械通气。
4、家庭护理建议
-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蛋白质(如鸡蛋、鱼肉),增强免疫力。
- 适度运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促进肺部功能恢复。
- 心理支持: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情感支持,缓解焦虑情绪。
病毒性肺炎的传染性不容忽视,全家感染后需采取严格的隔离和防护措施。通过药物治疗、支持性护理和健康生活方式,大多数患者可以康复。若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