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出现中枢性发热38.5摄氏度时,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及病因治疗控制体温。
中枢性发热主要由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常伴随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物理降温是基础措施,使用冰袋冷敷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或温水擦浴促进散热,避免酒精擦拭刺激皮肤。药物干预需严格遵医嘱,常用退热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严重者可考虑冬眠合剂如氯丙嗪注射液。针对脑出血原发病的治疗更为关键,需通过脱水降颅压如甘露醇注射液、控制血压如乌拉地尔注射液等措施减轻脑水肿对下丘脑的压迫。
患者应保持环境通风,穿着宽松衣物,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或出现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须立即就医处理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