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仍需注意防范弓形虫感染,但感染风险相对孕早期更低。弓形虫感染可能通过食用未煮熟的肉类、接触猫粪便、食用被污染的生蔬菜水果等途径传播,感染后可能导致胎儿脑损伤、视力障碍、流产等后果。
弓形虫感染在孕晚期对胎儿的危害程度通常低于孕早期,但并非完全无风险。孕晚期胎盘功能更完善,可部分阻挡病原体传播,且胎儿器官发育基本完成,感染后严重畸形概率下降。此时感染更可能引发早产、低出生体重或新生儿黄疸等问题,部分婴儿出生后可能出现学习障碍或视力问题,需长期随访。
孕晚期弓形虫急性感染的概率较低,多数风险来自孕早期未被发现的隐性感染。若孕早期已进行规范产检且弓形虫抗体筛查阴性,孕晚期只需保持基础预防措施。但既往未检测抗体或生活在疫区的孕妇,孕晚期发生首次感染仍可能导致垂直传播,需通过超声监测胎儿脑室扩大等异常表现。
孕妇应避免处理猫砂、接触土壤时戴手套,肉类烹调至全熟,蔬菜水果彻底清洗。妊娠期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需及时检测弓形虫抗体,确诊感染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乙酰螺旋霉素等药物治疗。定期产检结合超声与抗体滴度监测可有效评估胎儿状况,分娩后需对新生儿进行脐血检测与专科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