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出院后需重点控制血糖、定期眼科复查、规范用药、调整生活方式及监测并发症。主要措施包括血糖管理、眼底监测、药物使用、饮食运动干预和症状观察。
1、血糖管理:
维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可延缓视网膜病变进展。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根据医嘱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用量。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尤其要防范低血糖发生,外出时随身携带糖果。血糖控制目标需个体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可适当放宽标准。
2、眼底监测:
非增殖期患者每3-6个月需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增殖期患者应1-3个月复查。检查项目包括视力测试、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若出现视物变形、飞蚊症加重或视野缺损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诊。既往接受过激光治疗者需关注黄斑水肿情况。
3、药物使用:
严格遵医嘱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羟苯磺酸钙、胰激肽原酶等。合并黄斑水肿者可能需要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服用抗凝药物者需特别注意眼底出血风险。所有药物需避光保存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饮食运动:
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每日主食控制在200-250克,优先选择全谷物。适量摄入深海鱼、蓝莓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及憋气动作,推荐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
5、症状观察:
记录每日视力变化,注意是否出现视物模糊、视野缺损或闪光感。监测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肾病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保持足部清洁预防感染,每年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出现持续头痛、恶心呕吐可能提示眼压升高,需急诊处理。
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次检查结果,家属需学习低血糖急救措施。室内保持充足照明,避免强光直射眼睛,阅读时使用护眼灯。选择防滑拖鞋预防跌倒,浴室安装扶手。参加病友互助小组获取心理支持,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缓解焦虑情绪。定期接受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包括肾功能、神经传导检测等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