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婴幼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其危害在于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脑炎、心肌炎等,需及时就医治疗。
1、症状表现
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以及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发热通常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持续1-2天。口腔溃疡可能导致婴幼儿拒食、流口水,手足皮疹多为红色小丘疹或水疱,一般不痒。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咳嗽、流涕等轻微呼吸道症状。
2、潜在危害
手足口病大多数为轻症,但少数患儿可能发展为重症,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等。重症病例还可能引发心肌炎、肺水肿等,严重时危及生命。一旦发现婴幼儿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3、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 药物治疗: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缓解发热;口腔溃疡可使用局部喷雾或含漱液(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减轻疼痛;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在重症病例中可酌情使用。
- 护理措施: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避免刺激性食物;手足皮疹无需特殊处理,避免抓挠;多饮水,注意休息。
- 预防措施: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保持环境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手足口病虽常见,但不可轻视。家长需密切关注患儿症状变化,尤其是重症信号,及时就医。通过科学护理和预防,可以有效降低疾病风险,保障婴幼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