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可能导致发烧,具体与积液性质及原发疾病有关。胸腔积液本身多为其他疾病的继发表现,主要有感染性积液、肿瘤性积液、结核性积液、心源性积液、自身免疫性积液等类型。
感染性积液多由肺炎、肺脓肿等细菌感染引起,致病菌释放毒素可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患者除发热外常伴随咳嗽、胸痛,积液多呈浑浊或脓性,需通过胸腔穿刺引流并联合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莫西沙星、阿奇霉素等。
肿瘤性积液多见于肺癌、乳腺癌转移,肿瘤坏死因子等物质可能引发低热。积液多为血性或淡黄色,患者常有消瘦、咯血等症状,需针对原发肿瘤进行放化疗或靶向治疗,必要时行胸膜固定术减少积液生成。结核性积液患者午后低热特征明显,PPD试验及胸腔积液ADA检测可辅助诊断,需规范抗结核治疗至少6个月。
胸腔积液患者应保持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每日监测体温变化。饮食需高蛋白、高维生素补充消耗,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就医,警惕脓胸、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积液引流后需定期复查胸片或超声,评估治疗效果及积液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