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超过10毫米的子宫息肉通常建议手术治疗。子宫息肉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观察随访、药物治疗、宫腔镜电切术、刮宫术、子宫切除术。
1、观察随访:
直径小于10毫米且无症状的息肉可暂不处理,每3-6个月复查超声。绝经后女性若息肉无增大出血,可延长随访间隔。随访期间出现异常阴道流血、不孕等症状需及时干预。
2、药物治疗:
孕激素类药物如地屈孕酮可抑制息肉生长,适用于有生育需求或手术禁忌者。中药桂枝茯苓胶囊也有辅助疗效。药物治疗需持续3-6个月,有效率约60%,停药后可能复发。
3、宫腔镜电切术:
通过阴道置入宫腔镜直接切除息肉,适用于直径10-30毫米的单发息肉。手术时间约20分钟,术后出血少,可保留子宫。需注意预防宫腔粘连,术后3个月禁止盆浴和性生活。
4、刮宫术:
传统盲刮术适合多发小息肉,但易遗漏病灶。超声引导下刮宫可提高清除率,术后需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该方法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备孕女性需谨慎选择。
5、子宫切除术:
针对40岁以上、无生育需求且合并子宫腺肌症的患者,或病理提示不典型增生者。腹腔镜手术恢复快,开腹手术适用于巨大息肉。术后需关注激素替代治疗和盆底功能锻炼。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规律运动如瑜伽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有助于预防复发。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十字花科蔬菜,限制红肉及高脂食品。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出现发热、腹痛或异常出血需立即就诊。备孕女性建议术后3个月再尝试受孕,期间监测排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