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腹泻可能影响胎儿健康,常见原因包括饮食不当、激素变化、胃肠感染、慢性肠炎等,需根据病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1. 饮食不当食用生冷或不洁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油腻及高纤维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补液盐。
2. 激素变化孕激素升高会减缓胃肠蠕动。可通过少量多餐、补充水分缓解,若症状持续需排除其他病因,慎用洛哌丁胺等止泻药物。
3. 胃肠感染病原体感染可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伴有发热或血便时应就医,医生可能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头孢克肟、诺氟沙星(妊娠期慎用)、益生菌制剂。
4. 慢性肠炎炎症性肠病活动期需专科治疗。典型表现为反复腹痛伴黏液便,妊娠期用药需严格评估风险,可能使用美沙拉嗪、硫唑嘌呤等控制病情。
孕妇出现腹泻应记录排便次数及性状,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持续48小时未缓解或出现脱水症状需立即产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