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组由于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的统称,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常见原因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管痉挛等。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冠状动脉内壁的斑块由于炎症、血压波动等原因破裂,暴露出的脂质核心引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预防措施包括控制血压、血脂,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
2、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迅速聚集形成血栓,进一步堵塞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
3、血管痉挛:冠状动脉在应激、寒冷等条件下发生痉挛,导致血流减少或中断。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可缓解血管痉挛,改善血流。
药物治疗方面,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缓解心绞痛,ACE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可改善心脏功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可迅速恢复血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饮食上建议低盐低脂,多摄入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的严重心脏疾病,及时采取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干预是关键,同时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可有效预防和管理该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