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幼儿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粪口传播三种途径传播。预防措施包括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及排泄物、保持环境清洁等。
1、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是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等分泌物传播。幼儿在玩耍时容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物品,从而感染病毒。建议家长定期清洁孩子的玩具和日常用品,避免与患病儿童共用物品。
2、飞沫传播
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会通过飞沫传播到空气中,其他人吸入后可能感染。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场所是飞沫传播的高风险区域。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并及时洗手。在疾病高发期,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3、粪口传播
手足口病病毒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如果孩子接触了被污染的物体或食物,再用手触摸口鼻,就可能感染。家长需特别注意孩子的如厕卫生,教导孩子便后洗手,并确保家庭环境的清洁消毒。避免给孩子食用未煮熟的食物或饮用未经处理的水。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发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同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境清洁,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