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精神病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社会支持、住院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激素波动、睡眠剥夺、心理应激、既往精神病史等因素诱发。
1、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患者纠正错误认知,家庭治疗可改善亲属互动模式。建议每周进行2-3次专业心理干预,同时家属需参与辅助治疗。
2、药物治疗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可调节多巴胺功能。用药需评估哺乳需求,可能出现嗜睡、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须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3、社会支持建立母婴同室探视制度,通过育儿指导减轻焦虑。家长需协助记录情绪变化,避免指责性语言,参加产后抑郁互助小组有助缓解孤立感。
4、住院治疗针对存在自伤或伤害婴儿风险的重症患者,封闭式病房可提供安全环境。电休克治疗适用于药物无效的严重病例,需综合评估心血管风险。
治疗期间应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欧米伽3脂肪酸,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症状稳定后需维持治疗6-12个月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