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过程中会有轻度不适感,主要表现为下腹坠胀和便意感。肠镜不适程度主要与个体耐受性、肠道准备情况、操作手法等因素有关。
1、下腹坠胀感检查时注气扩张肠道可能引发类似腹泻前的绞痛,这种胀痛感在转弯处或肠管迂曲部位更明显。注气量控制得当的情况下,多数人可耐受这种短暂不适。部分敏感人群可能出现反射性肠痉挛,此时医生会调整进镜速度或给予解痉药物缓解。
2、肛门牵拉感肠镜通过肛门括约肌时会产生被撑开的感觉,类似排便时的肛门扩张。对于有痔疮或肛裂病史者可能加重不适,采用侧卧位配合深呼吸能有效减轻该症状。儿童或紧张患者可选择无痛肠镜避免此类反应。
3、肠管移动感镜身在肠道内推进时可能牵拉肠系膜,产生被拉扯的隐痛。尤其在乙状结肠等游离度较大的肠段,可能引发定位不明确的钝痛。操作医生通过旋镜、退镜等手法可减少肠管过度伸展。
4、恶心呕吐反射结肠镜触及肝曲或脾曲时可能刺激迷走神经,引发恶心感。这种情况更多见于胃敏感或空腹时间不足的患者。检查前严格禁食、采取左侧卧位能降低发生概率。
5、术后排气需求检查后残留气体可能引起腹胀,需多次排气缓解。肠镜操作时间越长,气体残留通常越多。术后适当走动、顺时针按摩腹部有助于气体排出。
检查前3天建议低渣饮食,前1天服用肠道清洁剂时需补充足够水分防止脱水。术后2小时内禁食,之后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存在严重腹痛、便血或发热需立即就医。定期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重要手段,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5-10年检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