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气管插管是对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建立有效通气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的关健点.气管内插管是将特制的气管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到病人的气管内[1].由此引发的医院感染不容忽视,有必要通过干预以降低其发生率.研究表明气管切开与肺部感染有直接的关系[2].全麻恢复期,大多数病人呈嗜睡,安静或有轻度定向障碍和脑功能逐渐恢复趋于正常,但仍有部分病人出现较大的情感波动,表现为不能控制的哭泣和烦躁(躁动)不安,或者有心理负担.因此为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护理人员在术前以及术后均需对病人实施有效的沟通,预防病人躁动,加强对躁动病人的护理. 1.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身材大小,插管的途径选择导管及用物. 2.对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插管前应先行人工呼吸,吸氧,以免因插管而增加病人缺氧时间. 3.固定导管,检查其深度.保持气管插管下端在气管分叉上1-2cm,插管过深导致一侧肺不张,插管过浅易使导管脱出.选择适当牙垫,以利于固定和吸痰. 4.保持人工气道通畅,湿化,定时给予气道内滴注湿化液,加强气道冲洗,雾化吸入及吸痰. 5.吸痰时注意痰的颜色,量,性质及气味,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6.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顺序为气管内-口腔-鼻腔,不能用一根吸痰管吸引气管,口鼻腔.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秒. 7.监测气囊压力,放气囊前先吸引口腔及咽部的分泌物,每隔4至6小时考试,大收集整理将气囊放气5分钟,气囊注气后,压力应小于毛细血管灌注压-25cmh2o. 8.做好预防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护理. 9.气管插管后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及血气指标.生活护理:【一般护理】 1.病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2.定时更换固定的胶布并做好口腔及胸部的护理. 3.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液体入量保持每日2500-3000ml. 4.更换体位时,避免气管导管过度牵拉,扭曲. 5.拔管前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 6.拔出气管插管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7.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和不安.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需要小心呵护才行,不能大意.【症状护理】 1. 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身材大小,插管的途径选择导管及用物. 2. 对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插管前应先行人工呼吸,吸氧,以免因插管而增加病人缺氧时间. 3. 固定导管,检查其深度.保持气管插管下端在气管分叉上1-2cm,插管过深导致一侧肺不张,插管过浅易使导管脱出.选择适当牙垫,以利于固定和吸痰. 4. 保持人工气道通畅,湿化,定时给予气道内滴注湿化液,加强气道冲洗,雾化吸入及吸痰. 5. 吸痰时注意痰的颜色,量,性质及气味,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6. 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顺序为气管内-口腔-鼻腔,不能用一根吸痰管吸引气管,口鼻腔.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秒. 7. 监测气囊压力,放气囊前先吸引口腔及咽部的分泌物,每隔4至6小时将气囊放气5分钟,气囊注气后,压力应小于毛细血管灌注压-25cmh2o. 8. 做好预防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护理. 9. 气管插管后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及血气指标.生活护理:【一般护理】 1. 病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2. 定时更换固定的胶布并做好口腔及胸部的护理. 3. 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液体入量保持每日2500-3000ml. 4. 更换体位时,避免气管导管过度牵拉,扭曲. 5. 拔管前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 6. 拔出气管插管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7. 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