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陆续长硬疙瘩可能与蚊虫叮咬、毛囊炎、传染性软疣、皮下脂肪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物理治疗等方式处理,家长需密切观察皮损变化。
1、蚊虫叮咬蚊虫唾液蛋白引发局部过敏反应,形成质硬丘疹伴瘙痒。家长需用肥皂水清洗患处,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莫匹罗星软膏。
2、毛囊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毛囊周围红肿硬结。家长需每日用碘伏消毒,保持皮肤干燥,医生可能建议外用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或口服头孢克洛。
3、传染性软疣痘病毒感染形成蜡样光泽的半球形丘疹。家长应避免孩子与他人共用毛巾,医生可能采用液氮冷冻、镊子夹除或咪喹莫特乳膏治疗。
4、皮下脂肪瘤脂肪组织异常增生形成无痛性皮下包块。家长需记录肿块生长速度,直径超过2厘米或短期内增大需就医,必要时行手术切除或激光消融。
建议家长每日检查孩子全身皮肤,穿着透气棉质衣物,出现化脓、发热或肿块快速增大时立即就诊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