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染性腹泻需要及时补液和调整饮食,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感染通常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治疗核心是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同时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细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寄生虫感染则需驱虫药物。饮食上建议少量多餐,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适当补充益生菌。
1、补液治疗是感染性腹泻的首要措施。宝宝腹泻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口服补液盐ORS是首选,可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严重脱水时需静脉补液。补液时需注意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加重肠胃负担。
2、饮食调整有助于恢复肠道功能。母乳喂养的宝宝应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选用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食用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纤维、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肠道负担。
3、药物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病毒感染通常无需特殊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寄生虫感染则需使用驱虫药物,如甲硝唑。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乳酸菌可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4、预防感染性腹泻的关键在于卫生管理。注意手部清洁,尤其是处理食物和更换尿布前后。确保食物和饮用水的安全,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定期消毒宝宝用品,如奶瓶、玩具等。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关感染。
宝宝感染性腹泻的治疗重点在于及时补液、调整饮食和针对性用药,同时加强卫生管理以预防感染。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症状,若出现持续高烧、严重脱水或血便等情况,需立即就医。通过科学护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促进宝宝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