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后一般需要4-6周才能恢复轻度劳动,具体时间与骨折严重程度、个人体质及康复情况有关。轻微骨裂可能4周后可尝试轻体力活动,多发性骨折或伴有脏器损伤者需6周以上休养。
单纯性肋骨骨折未移位时,疼痛和活动受限是主要表现。伤后1-2周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避免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胸腔压力的动作。2-4周疼痛逐渐减轻后可进行缓慢的呼吸训练和上肢轻度活动,但禁止提重物或扭转身体。此阶段骨痂开始形成,过早劳动可能导致骨折端移位。4周后经影像学检查确认愈合良好者,可逐步恢复打字、整理文件等低强度工作,但仍需避免搬运重物和剧烈运动。
合并血气胸、肺挫伤等复杂骨折患者,康复期需延长至6-8周。这类患者初期需绝对卧床,可能需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恢复期要密切观察呼吸状态,劳动恢复前应复查CT确认骨折愈合及胸腔积液吸收情况。从事建筑、搬运等重体力劳动者,建议8周后经专业评估再返岗,期间可进行呼吸肌训练和姿势矫正等康复指导。
肋骨骨折后应穿戴弹性胸带固定,睡眠时采取半卧位减轻疼痛。饮食需增加富含钙质的牛奶、豆腐及维生素D的深海鱼,促进骨愈合。恢复劳动后如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需立即停止工作并复查。定期随访和渐进式康复训练是预防慢性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