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皮肤瘙痒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常见原因包括皮肤干燥、湿疹、荨麻疹和肝脏疾病。针对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保湿、药物治疗或就医检查。
1、皮肤干燥
皮肤干燥是瘙痒的常见原因,尤其在秋冬季节或频繁使用热水洗澡后。干燥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引发瘙痒。建议使用温和的保湿霜,如含有神经酰胺或尿素的护肤品,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
2、湿疹
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红斑、丘疹和剧烈瘙痒。遗传、环境因素(如过敏原)和免疫系统异常都可能诱发湿疹。治疗上,可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同时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湿润。
3、荨麻疹
荨麻疹表现为皮肤上突起的红色风团,伴有剧烈瘙痒,通常由过敏反应引起。常见诱因包括食物、药物、花粉或昆虫叮咬。急性荨麻疹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缓解症状,慢性荨麻疹需长期管理,必要时就医检查过敏原。
4、肝脏疾病
肝脏疾病如胆汁淤积或肝硬化可能导致全身性瘙痒,尤其是手掌和脚底。这是因为胆汁酸在皮肤中积累,刺激神经末梢。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熊去氧胆酸改善胆汁淤积,或通过饮食调整(如低脂饮食)减轻肝脏负担。
皮肤瘙痒虽常见,但若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其他症状(如黄疸、乏力),需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通过针对性治疗和日常护理,大多数瘙痒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