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取肺积液需注意术前评估、无菌操作、定位精准、监测并发症和术后护理五个关键环节。
1、术前评估:
需完善胸部影像学检查和凝血功能检测,排除严重凝血障碍或穿刺部位感染。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及积液量,少量包裹性积液可能无需穿刺。对存在严重低氧血症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需先稳定生命体征。
2、无菌操作:
严格执行皮肤消毒和铺巾规范,操作者需戴无菌手套。穿刺针、导管等器材必须一次性使用,避免医源性感染。结核性胸腔积液穿刺后应紫外线消毒处置室。
3、定位精准:
超声引导下选择积液最深处为穿刺点,避开肋间血管神经。穿刺针应与肋骨上缘平行进针,防止损伤肋间动脉。首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0毫升,避免复张性肺水肿。
4、监测并发症:
术中持续监测血氧、血压和心电图,警惕胸膜反应发生。若出现剧烈咳嗽、咯血或休克表现应立即停止操作。术后24小时内需复查胸片排除气胸。
5、术后护理:
穿刺点加压包扎24小时,观察有无渗液或皮下气肿。嘱患者穿刺侧卧位休息6小时,避免剧烈咳嗽。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送检常规、生化及病理检查。
术后应保持穿刺部位干燥48小时,避免沐浴。建议摄入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制品促进胸腔积液吸收,每日补充维生素C增强毛细血管致密性。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但两周内禁止游泳、举重等剧烈运动。观察有无发热、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恶性肿瘤所致积液需定期复查胸部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