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哺乳期肛裂出血可通过调整饮食、局部护理和药物治疗缓解。肛裂通常由便秘、排便用力或局部组织损伤引起,哺乳期女性因激素变化和饮食习惯改变更容易出现这一问题。
1、调整饮食是改善肛裂的关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红薯、绿叶蔬菜,有助于软化大便,减少排便时的压力。同时,多喝水,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大便干燥。
2、局部护理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排便后使用温水坐浴,每次10-15分钟,可以放松肛门括约肌,减轻不适。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卫生纸,可选用湿巾或温水清洗。
3、药物治疗是缓解症状的重要手段。局部可使用含有利多卡因的止痛药膏,如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减轻疼痛;使用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如痔疮膏或红霉素软膏,帮助修复受损组织。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缓泻剂,如乳果糖,改善便秘。
4、生活习惯的调整同样重要。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轻度的运动,如散步或瑜伽,促进肠道蠕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长时间憋便,减少肛门压力。
5、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肛门指检或肛门镜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肛裂切除术或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以彻底解决问题。
哺乳期肛裂出血通过饮食调整、局部护理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若症状未改善需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是预防肛裂复发的关键,同时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避免因忽视症状而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