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手上长硬疙瘩可能由皮肤角质增生、寻常疣、腱鞘囊肿、类风湿结节、基底细胞癌等原因引起。
1、皮肤角质增生:
长期摩擦或压迫可能导致局部皮肤角质层异常增厚,形成硬质茧状物。常见于经常从事手工劳作的老年人,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黄色硬块,无痛痒感。可通过温水浸泡后轻柔去除角质,使用含尿素成分的软膏软化皮肤。
2、寻常疣:
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表面粗糙呈菜花状,质地坚硬。多发于手指、手背等部位,可能通过微小伤口传染。可采用冷冻治疗、激光消融等物理方法去除,顽固性疣体需配合免疫调节治疗。
3、腱鞘囊肿:
关节囊或腱鞘退行性变形成的囊性肿物,内含胶冻样黏液,触之有弹性硬度。多见于腕关节附近,可能与慢性劳损有关。较小囊肿可通过按压消散,较大囊肿需穿刺抽液或手术切除。
4、类风湿结节:
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征性表现,为皮下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无痛性硬结,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常伴随关节肿胀、晨僵等症状,需通过抗风湿药物控制原发病。
5、基底细胞癌:
老年人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初期表现为珍珠样光泽的硬质丘疹,后期可能溃烂出血。好发于日光暴露部位,生长缓慢但需早期手术切除,必要时配合放射治疗。
建议老年人保持手部皮肤清洁湿润,避免过度摩擦刺激。日常可进行手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观察肿物变化情况。若硬疙瘩持续增大、颜色改变或伴随疼痛,应及时就医排查皮肤肿瘤可能。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E等抗氧化营养素,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适度手部功能锻炼有助于维持关节灵活性,但需避免重复性劳损动作。